中国空军的装备条件显著提升,未来可能会将六代机“歼-36”作为主力战机。2025年3月25日,“歼-36”战斗机又进行了试飞,进展相当顺利。现役型号也都不简单,除了专攻制空的歼-20战斗机外,多用途的歼-16战斗机在空军的主战装备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。
中国空军的动态总是备受关注。美国媒体《军事观察》提到,歼-16战斗机在沙滩上空仅几米的位置低空飞行,借此来展示实力。这个动作可谓“大胆又精准”,飞机与地面的人保持着非常近的距离,飞行员在众人头顶上空翱翔,展现了对飞行技术的自信。
中国空军的训练视频居然让美国媒体感到“惊讶”和“感慨”,还忍不住展开讨论,这实在是件奇事。以前他们可没这么说过,这会不会是2025年的新趋势呢?
美国媒体对歼-16战斗机的关注可不少,文章提到这款战斗机其实是对苏-27的改进版本。自2014年起服役,它已经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,堪称现役苏-27家族中航程最远、机动性最强的机型之一,也是载弹量最大的,能携带更多武器,飞得更远。此外,噢,歼-16使用的雷达直径可是比西方任何战斗机的都大得多,西方专家通过雷达的尺寸分析,认为它装载的是目前所有战斗机中功率最强的雷达。
歼-16战斗机采用的是双座设计,这可算是一种先天的优势。即使在空中作战中,它的战场感知能力要胜过像歼-10C这种单引擎飞机。有传言说,在一些模拟战斗中,歼-16显示出了和隐身战斗机抗衡的实力,只不过“稍微逊色”一点儿。
美媒这次的评价真心不错,跟以前的贬低相比,简直天壤之别。他们还提到,歼-16战斗机利用了五代机的技术,从歼-20战斗机的研发中获得了不少好处。这种情况很常见嘛,五代机的研发成果自然会被拿来提升其他机型。航空工业的发展可不是一步到位,而是不断更新换代,有了好技术当然得用上。
更让美国媒体大吃一惊的是,歼-16战斗机居然可以装备全球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,大家普遍称之为“PL-21”远程空对空导弹。2023年12月,首次看到歼-16战斗机挂载这款导弹,这下可真是大大增强了它的作战能力啊。
自从俄乌战争打响,超远程空中战斗的重要性可谓越来越明显,各国纷纷把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当成热门课题,努力研发。俄罗斯走在了前头,中国的产品也跟上了,结果美国空军竟然表现得有些滞后。
歼-16战斗机因为原始设计的原因,隐身能力不强,不过它的地位还是相当不错的。现代空军需要完成各种任务,而歼-16的强项就是多用途能力,特别是在对地打击方面,因而对航程和载弹量的要求就显得更高,隐身能力并不是最优先考虑的。
自从2014年服役以来,歼-16战斗机凭借它的超强性能,一直处于大规模生产状态,增产的趋势一直没有减弱。因此,中国空军的歼-16数量可不少。根据美国《军事观察》的报道,歼-16战斗机是冷战结束后,单一军种采购数量最高的机型。另外,歼-20战斗机也在进行大规模生产,美媒猜测,到2024年,歼-20的服役规模可能会超越歼-16。
美媒预测,歼-20的年产量大约在100至120架之间,这可是歼-16战斗机的三到四倍哦,这估算可能也是对歼-20生产厂的生产线能力的上限预判。不过,歼-20的量产从2022年才正式启动,而歼-16这款战斗机一口气保持了近十年的大规模生产,因此在数量预期上可能会有较大的差距。
关于中国战机生产规模的说法,真的是美国媒体在自编自导,缺乏实质证据。不过,不得不承认,歼-20和歼-16都是重型战斗机,而且正处于高产状态,两者都在进行大规模生产,专供中国空军使用,没啥出口记录。这说明它们在中国航空力量中的地位可是相当重要的。
当然,美国媒体的一些说法也是背离实际的。比如,提到这两款战机是“高低互补”,但实际上,歼-16和歼-20的作战任务完全不一样,根本无法实现那种互补的效果。
在作战过程中,歼-20战斗机是“开路先锋”,负责制空的主要任务,而歼-16战斗机则被称为“炸弹卡车”,专注于摧毁地面目标。在和同代对手的制空战中,歼-16当仁不让是主力机型;不过面对跨代对手,它角色变成了替补,根本谈不上是什么主攻手。
中国空军的发展速度真心让人刮目相看,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预计。如今,在空中力量上,美国空军的优势基本上不存在了,反而开始显现出劣势。他们不得不着手研究如何应对强大的中国空军,这就是“攻守之势异也”的最佳体现。